-
作者:justice 时间:2021-04-27 19:04:10
元末时期的文人高明,著有《琵琶记》一书。书中写道:书生蔡伯喈与新娘子赵五娘大婚之后不久,就赶上了朝廷开科取士。蔡伯喈的父亲蔡公劝说他要抓紧时间读书,以得到高官厚禄,并把儿子“脱白挂绿”这件事情看得比孝道还重要。他教育蔡伯喈说:“人生须要忠孝两全,方是个丈夫。今年是大比之年,你就进京考试吧。如果你能脱白挂绿,济世安民,就做到了忠孝两全。”然而蔡伯喈以父母年事高为借口,想要留在家里照顾父母。蔡公听了非常不高兴,就当面呵斥了他一番。无奈之下。蔡伯喈告别父母与妻子,就去京城考试去了,没想到竟高中状元。
为什么蔡公会如此倾心于“脱白挂绿”呢?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“脱白挂绿”的真实含义。
“白”是一种如同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,既单调又少生动。古人常常用白丁指代平民百姓,意思就是没有功名,没有官禄之气的平常人。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中说:“谈笑有鸿儒。往来无白丁。”在禄官道上,白衣几乎跟布衣等同,意味着低等级、低级别,代称没有官禄的人。白衣只有跟禄官结合,才是一种赞称。唐代的布衣学子考中了进士,就会被士大夫称为“一品白衫”或是“白衣公卿”。
而“绿”是春之色,本身具有生命的活力,是万物勃发昌达的象征。古代官员身穿绿袍.就意味着金榜题名,飞黄腾达。清代四品以下的官员只能乘坐蓝呢大轿,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乘坐绿呢大轿。不难看出“绿”代表了高官。此外。“绿”跟“禄”同音。从这个方面说,它有福禄富贵之意。
总的来说,白与绿两种颜色,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。白意味着平常、低人一等;绿表示发达、显贵、高人一等。因此,“脱白挂绿”就是改变平民百姓的身份,成为享有高官厚禄的贵人。蔡公让儿子进京以求“脱白挂绿”.也正是因为这一点。蔡公的这种行为,放大了说,也正是天下父母对儿子深切的期盼。